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多个关键阶段,以下是其重要时间节点的梳理:

⏳ 1. 技术诞生与标准确立(1990年代)

  • 1994年11月17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正式认可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核心方案,取代IPv4[[7]]。
  • 1998年12月:IPv6首个官方标准规范 RFC 2460 发布,标志着技术框架的成熟[[7]]。
  • 2. 全球推广里程碑(2010年代)

  • 2011年6月8日:首个“世界IPv6日”启动,由互联网协会(ISOC)发起,Google、Facebook等全球头部网站首次大规模启用IPv6服务,进行24小时压力测试[[]][[]]。
  • 2011年2月4日:IPv4地址池正式耗尽,国际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ANA)宣布最后一批IPv4地址分配完毕,加速了IPv6的部署需求[[]]。
  • 3. 中国IPv6规模部署计划(2017年后)

  • 201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开启国家层面的系统性推广[[0]]。
  • 2021年:“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全面推进IPv6商用部署”,并设定了具体目标:
  • 到2023年:建成IPv6技术、产业、设施体系;
  • 到2025年:IPv6网络规模、用户规模、流量规模位居全球首位,逐步向IPv6单栈(仅支持IPv6)过渡[[0]]。
  • 2025年目标:实现物联网、移动网络流量中IPv6占比显著提升,家庭终端全面支持IPv6[[0]]。
  • 4. IPv6与IPv4的核心差异

    | 特性 | IPv4 | IPv6 |

    | 地址长度 | 32位(约43亿地址) | 128位(约3.4×10³⁸地址) |

    | 地址表示 | 点分十进制(如192.168.1.1) | 冒号分隔十六进制(如2001:db8::1) |

    | 自动配置 | 依赖DHCP | 支持无状态自动配置(SLAAC) |

    | 安全性 | 需额外扩展(如IPSec) | 原生集成IPSec |

    当前进展

    截至2025年,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突破5亿,地址持有量居世界第一[[0]]。全球IPv6使用率稳步增长,2022年通过IPv6访问Google服务的用户首次超过40%[[7]]。

    总结:IPv6从1994年立项到2011年全球测试,再到中国国家战略推进,其核心目标是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当前正处于从“规模部署”向“深度应用”转型的关键期,预计2025年后逐步实现单栈网络(仅IPv6)的全面覆盖[[0]][[7]]。

    延伸阅读:

    面藕泡开就可以吃吗有营养吗

    高压锅煮汤和砂锅有什么区别

    茶与人生的感悟幽默句子

    广州大学的专科是在本校吗

    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广东著名的地方是哪里

    红糖牛奶馒头的具体做法窍门

    关于仙恋的小说有哪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