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原文

《牛渚矶》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背景与赏析

1. 地理背景

牛渚矶即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为长江三矶之首,以险峻奇绝著称。诗中“绝壁临巨川”描绘矶石高耸江岸的磅礴之势,“连峰势相向”则写群峰连绵对峙的壮阔景象,凸显长江天险的雄浑气魄。

2. 艺术特色

  • 动静结合:前四句以静写动,“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刻画江中乱石激流、漩涡回涌的动态场景。
  • 虚实相生:后四句由实转虚,“莫测精灵状”暗引晋代温峤“燃犀照水怪”的典故(传说水下有精灵),赋予自然景观神秘色彩;“猿夜啼”以声衬寂,引出诗人“忧心醉江上”的孤寂与功业未竟之慨。
  • 情感升华:结尾“忧心醉江上”将壮景与羁旅愁绪交融,反映李白晚年漂泊时的苍凉心境。
  • 3. 作者争议

    部分文献(如《全唐诗》卷472)将此诗归为唐代诗人李赤所作,因李赤自号“类李白”。但主流考据(如《李太白全集》)仍认定为李白晚年居安徽当涂时的作品,属组诗《姑孰十咏》之一。

    译文参考

    高峻绝壁俯瞰浩瀚长江,连绵峰峦如相峙而立。

    乱石间激流回旋,波涛翻涌自成雪浪。

    惊诧于山林秀木奇崛,难测深渊精灵形迹。

    夜猿哀啼声声入耳,忧思难解独醉江畔。

    采石矶的文化意义

    牛渚矶(采石矶)作为军事要冲与诗境胜地,承载深厚人文积淀:

  • 历史典故:东晋温峤曾于此燃犀角照江水,探察水下精怪。
  • 李白遗迹:今采石矶景区存李白衣冠冢、太白楼等,郭沫若题匾“太白楼”并赋诗“借问李夫子:愿否与同舟?”致敬诗仙。
  • 此诗不仅是山水描摹,更融汇了李白对自然、神话与人生的深邃感悟,堪称其晚期雄浑苍凉诗风的代表。

    延伸阅读:

    关于生命在于运动的文章摘抄

    狗的尾巴用来干嘛的

    海带和橘子能吃吗

    生蚝可以怎么做比较好吃

    高考录取在哪

    韩国艺术类的大学

    高山炒茶是什么茶?

    高中资料优化方案怎么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