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础资料

姓名: 关羽

字: 云长(本字长生,后改云长)

生卒年: 约公元160年或162年 — 219年

籍贯: 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

朝代: 东汉末年 → 三国(蜀汉)

身份: 将领、武将

主要效力势力: 刘备(蜀汉)

主要成就: 协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镇守荆州;襄樊之战初期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主要兵器: 青龙偃月刀(标志性武器,文学艺术形象)

主要外貌特征(文学描述): 面如重枣(脸红如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美髯长须(胡须又长又漂亮,故称“美髯公”)。

尊称/封号:

民间:关公、关二爷(刘备为大哥)、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关帝、关老爷、恩主公(道教)

历代官方:历代帝王多有追封,尤其是清朝,封号极长,如“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二、 核心故事与生平(结合史实与演义)

1. 桃园三结义: (演义核心情节)关羽因在家乡杀死恶霸而逃亡至涿郡,结识刘备、张飞。三人志同道合,在桃园结拜为异姓兄弟(关羽排行第二),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关羽一生忠诚于刘备的起点。

2. 温酒斩华雄: (演义虚构,突出勇武)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大将华雄连斩联军数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曹操为其温酒一杯。关羽未等酒凉,已提华雄人头掷于帐前,酒尚温。此役关羽一战成名。

3. 身在曹营心在汉: (史实基础,文学渲染)刘备被曹操击败后,关羽与刘备失散,为保护刘备家眷被迫暂降曹操。曹操极尽优待(赐金银、美女、赤兔马),欲收服关羽。但关羽始终心系刘备,声明一旦得知刘备下落,必当辞去。期间为曹操立下大功:

斩颜良: (史实)在官渡之战中,关羽作为先锋,于万军之中刺死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此战是关羽勇冠三军的铁证,也是他报答曹操恩情之举。

诛文丑: (演义虚构,常与斩颜良并提)通常描述为关羽斩杀颜良后,又迅速斩杀赶来报仇的文丑。

4. 千里走单骑 / 过五关斩六将: (演义虚构,突出忠义)关羽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毅然挂印封金,留下曹操所赐财物,保护刘备的两位夫人(甘、糜夫人),离开曹营去寻找刘备。途中历经艰辛,为通过重重关卡,不得已斩杀了曹操手下阻拦的六员守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最终与刘备、张飞重逢。这是体现关羽“忠义无双”、“信义卓著”的经典故事。

5. 镇守荆州: (史实)刘备占据荆州后,关羽成为荆州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长期镇守此地,既是蜀汉的北大门,也是后来北伐的重要基地。期间:

单刀赴会: (史实基础,文学渲染)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索要荆州。鲁肃设宴邀请关羽谈判,欲设伏兵擒之。关羽明知是计,只带周仓等少数随从,持单刀赴会,凭借胆识和气概震慑鲁肃及东吴诸将,最终安全返回。体现了关羽的胆略和威名。

刮骨疗毒: (史实基础,文学渲染)关羽在樊城之战中左臂中箭,箭头有毒。名医华佗(或医者)为他刮骨疗毒。关羽一边饮酒食肉,一边与马良下棋,谈笑自若,全无痛苦之色。此故事成为关羽坚韧不拔、意志如铁的象征。

水淹七军: (史实)关羽北伐曹魏(襄樊之战),利用秋季暴雨,汉水泛滥之机,水淹曹操派来的于禁、庞德率领的七路援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甚至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锋。这是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

6. 败走麦城与英雄末路: (史实)关羽在襄樊之战取得大胜后,因后方荆州空虚(刘备主力在汉中,诸葛亮在成都),且对东吴疏于防备(轻视东吴,与孙权关系恶化)。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得手。关羽后方失守,进退失据,腹背受敌。最终兵败,在临沮(今湖北远安)附近的章乡(一说麦城)被东吴将领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其子关平一同被孙权下令杀害。一代名将陨落。

7. 显圣与追念: (民间传说与文学演绎)关羽死后,其英魂不散,常在玉泉山显圣(《三国演义》情节)。民间更流传他守护百姓、惩恶扬善的种种传说。后世帝王、百姓皆推崇其忠义精神,广建关帝庙祭祀。

三、 关羽形象的核心特点

1. 忠义千秋: 这是关羽最核心、最受推崇的品质。他对刘备的忠诚至死不渝,无论曹操如何厚待,都无法动摇其心。千里寻兄、为蜀汉奋战至死,都体现了这一点。民间把他的“义”看得极重,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

2. 勇冠三军: 历史上关羽确实是万人敌的猛将(陈寿评价“威震华夏”)。文学作品更是突出了其武艺超群、斩将夺旗的英勇无敌形象(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

3. 骄傲自负: 关羽性格中也有显著弱点。他骄傲自负,轻视他人(尤其轻视东吴将领如吕蒙、陆逊),刚愎自用。这导致了他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与东吴)的失败,对部下(如糜芳、傅士仁)也过于严苛和轻视,最终酿成荆州失守、兵败身死的悲剧。诸葛亮曾评价他“刚而自矜”。

4. 信义卓著: 关羽重诺守信。降曹时的“三约”,离开曹操时的“挂印封金”,都体现了他的诚信。即使面对敌人(如单刀赴会),也表现出一定的信义和气度。

四、 文化影响

关帝信仰: 关羽被历代朝廷追封,从侯到王,直至“帝”、“圣”。道教尊为“关圣帝君”、“伏魔大帝”;佛教尊为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帝庙遍布海内外华人社区,他是民间信仰中武财神、保护神的代表,象征着忠义、信义、勇气、驱邪避凶、招财进宝

文学经典形象: 罗贯中《三国演义》成功塑造了关羽“忠义神武”的完美英雄形象,但也未回避其性格弱点,使其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

戏曲与艺术: 大量关于关羽的戏曲(如《单刀会》、《华容道》、《走麦城》等)、绘画、雕塑作品,深入民心。“红脸关公”的形象深入人心。

道德楷模: 关羽的“忠义”精神被历代统治者和社会普遍推崇,成为维系社会的重要符号。

海外影响: 关羽崇拜在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及海外华人社会影响深远,甚至在某些地方社团(如警察、商人、帮会)中被尊为保护神。

关羽是一位由真实历史人物升华而成的文化传奇。他的一生交织着辉煌的战功(水淹七军)和悲惨的结局(败走麦城),其性格中忠义勇武与骄傲自负的矛盾性,使其形象既令人敬仰,又发人深省。他被尊为“武圣”,其“忠义”精神早已超越历史本身,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道德观念之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化图腾和守护神。

如果你想了解更具体的某个故事(如“刮骨疗毒”的细节)或某个方面(如关帝信仰的由来),可以再问我。

延伸阅读:

给排水专业从事什么工作

龟虽寿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速公路通行费属于哪个科目

明朝皇室后裔在清朝

高考需要准备的资料

高中生怎么学好语文的方法

雷雨天气应躲在哪里

飞机在万米高空氧气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