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路: 过油让茄子"定型"且口感更好 → 爆香底料 → 调味烧制入味 → 略微收汁/勾芡。
所需食材:
主料:
茄子: 2-3根(选择肉质较紧实的紫皮长茄或圆茄)
预处理:
植物油: 用于过油,量要能没过或半没过茄子块。
烧制调料:
葱: 1小段,切葱花(分葱白、葱绿)
姜: 2-3片,切末或切丝
蒜: 3-4瓣,切末(非常重要!可以分两次放增加风味层次)
干辣椒: 1-2个(可选,根据喜好增减或不放)
调味汁(提前混合好):
生抽: 2汤匙
老抽: ½
料酒: 1 汤匙
香醋: ½
白糖: 1
清水或高汤: 小半碗(约100-150ml)
盐: 适量(根据生抽咸度调整,通常需要少许)
淀粉: 1 茶匙(可选,用于最后勾薄芡) + 1汤匙水调成水淀粉
点缀:
香菜或小葱叶: 少许,切末(可选)
制作步骤:
1. 处理茄子:
茄子洗净,去蒂。不需要去皮(紫皮富含营养,且烧出来好看)。
将茄子切成滚刀块(或条状、块状均可,滚刀块接触面大容易入味)。
(可选去涩步骤):如果茄子比较老或者怕涩,可以在切好的茄子上撒一小勺盐(分量外),用手抓匀,静置10-15分钟,挤掉渗出的黑水(此步会让茄子更不吃油,但过油后口感会稍微没那么软糯油润,可根据喜好选择)。如果省略此步,直接进行下一步。
2. 关键:过油:
锅中倒入较多的油(能没过或半没过茄子块),烧至6-7成热(约160-180°C,筷子插入周围有密集小气泡)。
分批下入茄子块,中高火炸制。
炸到茄子块边缘金黄,整体变软(用筷子能轻松戳穿),但不要过度炸干炸硬。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5分钟。
用漏勺捞出茄子,务必充分沥干油分(可以放在厨房纸巾上吸吸油)。这一步很重要,避免成品过于油腻。
3. 炒制底料:
倒出锅中的大部分油,只留少许底油(约1汤匙)。
开中火,放入葱白、姜末、(干辣椒段)和一半的蒜末爆香,炒出香味(约30秒)。
4. 烧制入味:
倒入提前混合好的调味汁(生抽、老抽、料酒、糖、水)。
大火烧开。
倒入沥好油的过油茄子块,轻轻翻动,让茄子块都裹上汤汁。
转中火或中小火,盖上锅盖,焖烧约5分钟。让茄子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期间打开锅盖轻轻翻动1-2次,防止糊锅。
5. 最后调味与收汁:
打开锅盖,尝一下味道,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盐调整咸淡。
加入剩下的另一半蒜末。蒜末分两次放,出锅前的生蒜末能带来更浓郁的蒜香气。
沿锅边烹入香醋。醋遇热挥发,留下醋香,能很好解腻增香,这是提味关键!
如果喜欢汤汁浓稠一点,可以淋入调好的水淀粉(淀粉+水),转大火,快速翻炒均匀,让汤汁变得明亮浓稠,包裹在茄子上。
如果汤汁合适,也可以大火稍微收浓一点汁即可(不勾芡)。
6. 出锅:
撒上葱绿末(和香菜末),快速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成功关键与贴士:
油温要够: 油温太低,茄子会吸很多油。6-7成热(筷子周围密集小泡)是理想状态。
沥油彻底: 过油后的茄子一定要充分沥油或用厨房纸吸油,这是成品不油腻的关键。
料汁提前兑好: 避免烧制时手忙脚乱,也容易平衡味道。
蒜末分两次放: 第一次炝锅出香,第二次出锅前放激发生蒜香,风味更佳。
醋要最后烹: 醋过早加入会挥发过多,最后沿锅边烹入能保留最佳风味,解腻效果也好。
糖醋比例调和: 红烧茄子讲究咸鲜微甜带点醋香,糖和醋的量要根据自己口味微调,达到平衡。
勾芡要薄: 如果勾芡,水淀粉要稀薄(淀粉:水≈1:12),淋入后快速翻炒均匀,形成薄芡即可,太稠影响口感。
选择好茄子: 新鲜的紫皮长茄或圆茄肉质细嫩,烧出来效果好。
替代过油: 如果不想用太多油过油,也可以用少量油(比平时炒菜多些)把茄子块煎软煎透,也能达到类似效果,但香气和口感略有不同。
按照这个方法,你就能做出一道色泽红亮油润、口感软糯入味、香气扑鼻的红烧茄子了!祝你成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