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黑豆豆浆和黄豆豆浆的基本做法(核心流程)是高度相似的。它们都属于大豆类豆浆,主要的制作步骤几乎可以通用:

1. 浸泡: 将干豆子(黑豆或黄豆)用足量的清水浸泡一段时间,让豆子充分吸水膨胀变软。这一步对后续出浆率和口感至关重要。

常见做法差异: 黑豆的种皮通常比黄豆更硬、更厚(尤其是青仁黑豆),所以黑豆可能需要更长的浸泡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软度。黄豆通常浸泡8-12小时(过夜),黑豆可能需要10-14小时甚至更长(取决于豆子品种和室温)。冬天时间要更长些。

2. 清洗: 浸泡好的豆子需要反复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豆皮上的杂质和浸泡水中的豆腥味物质。

3. 加水打浆: 将洗净的豆子放入豆浆机或破壁机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比例通常是干豆重量的8-12倍,根据个人喜欢的浓稠度调整)。启动机器打成细腻的生豆浆浆糊。

4. 过滤: 将打好的生豆浆浆糊通过细密的纱布袋或专用的豆浆过滤网进行过滤,分离出豆渣,得到顺滑的生豆浆液体。

常见做法差异: 黑豆豆浆过滤后颜色呈灰绿色或深灰色(煮熟后颜色会变深),这是黑豆花青素的自然颜色,属正常现象。黄豆豆浆过滤后是经典的乳白色或淡黄色。

5. 煮开: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将过滤好的生豆浆倒入锅中(最好用厚底锅防糊),大火煮沸。豆浆非常容易“假沸”,即表面产生大量泡沫,看起来像沸腾了,但实际温度可能还没达到100℃。此时需要调成中小火,继续煮8-15分钟,并不断搅拌,防止溢锅和糊底。必须确保豆浆彻底煮熟、沸腾足够时间,以破坏其中的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有害物质和抗营养因子,避免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常见做法差异: 黑豆的豆腥味有时被认为比黄豆更重一些(因人而异)。为了去腥,有些人会在煮黑豆豆浆时加入1-2片生姜(煮好后捞出),或者稍微延长一点煮沸时间。但这并非必须步骤。

6. 享用: 煮好的热豆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糖、盐或其他调味料饮用。

总结关键点:

核心步骤相同: 浸泡 -> 清洗 -> 加水打浆 -> 过滤 -> 彻底煮熟 -> 调味享用。这个流程对黑豆和黄豆都适用。

主要差异在于细节:

浸泡时间: 黑豆通常需要比黄豆更长的浸泡时间(约长2-4小时)。

颜色: 黑豆豆浆是深色(灰绿/灰褐/深紫),黄豆豆浆是乳白/淡黄。

风味: 黑豆风味更浓郁,有时豆腥感稍强,可选择性加姜去腥。

营养: 两者都是优质蛋白来源,但黑豆富含花青素,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

结论:

如果你会用豆浆机或传统方法做黄豆豆浆,那么完全可以套用同样的方法来做黑豆豆浆。唯一需要特别注意的调整就是确保黑豆有足够的浸泡时间,以及在煮豆浆时耐心等待并确保足够时间的彻底沸腾(这对所有豆浆都至关重要)。

延伸阅读:

钢筋端部的弯钩常用哪种形式

电视剧点映是什么意思

带弹字的成语大全

飞机为什么不可以带水果

藏戏面具中,不同的颜色代表什么人物

蓝塔蛋糕百度百科

韩国泡菜酱汤的做法

黑池选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