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门窗缝隙和孔洞:
肉眼难辨的缝隙: 即使窗户关紧了,窗框与墙体之间、窗扇与窗框之间、纱窗边缘或纱网本身(如果有破洞)都可能存在非常微小的缝隙。对于体型微小(如果蝇、蚜虫、蚊子、蠓虫、书虱、小蟑螂等)或身体扁平的虫子(如某些甲虫、蟑螂),这些缝隙足以让它们钻进来。
密封条老化失效: 窗户的密封胶条(毛条)老化、变形或破损,失去了密封作用,留下通道。
门缝: 门的下方、侧边也可能有缝隙,尤其是入户门和阳台门。
2. 其他入口点:
排水口和管道: 厨房水槽、卫生间洗脸盆、浴缸、地漏的下水管,如果没有安装防臭防虫的存水弯(U型管)或者存水弯里的水干了,虫子(如下水道蛾蚋、蟑螂)可以直接从下水道爬上来。
排风口: 卫生间、厨房的排风扇口如果没有安装严密的止回阀或防虫网,虫子可能从这里进入。
空调管道孔洞: 空调的穿墙孔如果密封不严,会成为虫子的通道。
烟道、通风道: 建筑共用的烟道或通风道如果有缝隙或密封不严,虫子也可能由此进入你家。
电线、管道穿墙孔: 墙壁上为电线、水管、燃气管预留的孔洞如果封堵不严实,也会成为入口。
3. 虫子原本就在室内滋生:
孳生源: 很多虫子其实是在你家内部繁殖的,而不是从外面飞/爬进来的。例如:
果蝇: 来自腐烂的水果、蔬菜、未及时清理的厨余垃圾或潮湿的抹布、拖把。
蛾蚋: 孳生于卫生间、厨房地漏、洗手盆下水管壁的黏稠污垢中。
衣蛾/地毯甲虫: 以衣物、地毯、毛织品中的天然纤维为食,其幼虫可能在你家已经存在。
书虱/尘虱: 喜欢潮湿环境,孳生于受潮的书籍、纸张、墙纸、粮食(如米象)或长期未清洁的角落灰尘中。
蟑螂: 如果家里已经有蟑螂,它们会躲在各种缝隙里繁殖,不需要再从外面进来。卵鞘(蟑螂卵)也可能随物品带入。
4. 被带入室内:
随物品带入: 购买的水果蔬菜、盆栽植物、快递包裹、二手家具、行李箱等都可能携带虫卵或幼虫进入家中。
宠物带入: 宠物外出后可能携带跳蚤、蜱虫等寄生虫回家。
5. 趋光性吸引:
夜晚室内开灯时,灯光(尤其是白光)对很多飞虫有强烈的吸引力。即使窗户关着,它们也会被灯光吸引,聚集在窗户外侧,并想尽办法寻找任何可能的缝隙钻进来。
如何应对?
1. 仔细检查密封: 重点检查窗户、门的缝隙,特别是纱窗。用胶条、密封胶填补缝隙,更换破损的纱窗。
2. 封堵孔洞: 检查并封堵所有可能的管道、线缆穿墙孔洞,安装地漏防虫盖,确保排风口有防虫网或止回阀。
3. 保持下水管道通畅和存水弯有水: 定期清洁地漏、水槽下水口,确保U型管里始终有水封住管道,防止虫子爬上来。
4. 清除室内孳生源:
保持清洁干燥: 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厨余垃圾,保持台面、地面干燥,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
妥善储存食物: 食物(尤其是谷物、干货)密封保存。
处理垃圾: 垃圾不过夜,垃圾桶加盖。
检查易潮物品: 定期翻动书籍、衣物,保持干燥通风。
处理积水: 清除家中任何不必要的积水。
5. 检查带入物品: 新买的东西(特别是食物、植物)和快递进屋前检查一下。
6. 合理使用灯光: 晚上拉上窗帘,减少灯光外泄;可以考虑使用暖黄光,对虫子的吸引力相对较小。
7. 考虑物理/化学防治: 在主要入口(如窗框、门框)喷洒滞留性杀虫剂(按说明使用),放置粘虫板,或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
总结来说: 窗户关着还有虫,要么是密封不严实(有缝隙孔洞),要么是虫子从其他你没注意到的入口(管道、门)进来了,要么是虫子本来就在你家繁殖或被带进来的,还有就是被你家晚上的灯光吸引过来的。要解决问题,需要全面检查、封堵入口、清除室内孳生环境并注意带入的物品。希望这些建议能帮你解决这个烦人的问题!
延伸阅读: